引決
基本解釋
◎ 引決 yǐnjué
[commit suicide;take one's own life] 自殺
分當引決。——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裁)。——《漢書·司馬遷傳》
詳細解釋
(1).亦作“ 引訣 ”。自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 李周翰 注:“言不能引志決列以自裁毀。”《周書·皇后傳·宣帝楊皇后》:“帝大怒,遂賜后死,逼令引訣。”《新唐書·劉仁軌傳》:“嘗為 御史 袁異式 所劾,慢辱之,脅令引決。”《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二年》:“ 天元 大怒,遂賜后死,逼令引訣。” 胡三省 注:“《漢書》多作‘引決’,謂引分自裁也。” 章炳麟 《與篁溪書述獄中事》:“因復議引決事,時刀索、金環、毒藥諸物既被禁絶,惟餓死。”
(2).裁決。《北史·文苑傳·溫子昇》:“於是預選者爭相引決, 匡 使 子溫 當之,皆受屈而去。”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匠官仁慈》:“有匠人程限稽違,案具,吏請引決。”
成語(Idiom):引決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導決策、引發決斷、引起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決是一個由動詞“引”和名詞“決”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引導決策、引發決斷、引起決心。在實際使用中,引決常常表示通過某種行動或事件來引發人們做出決定或采取行動的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決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對他人的影響,使他們下定決心或做出重要決策。例如,一個領導通過激勵和鼓舞的言行來引決下屬,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工作;一個突發事件可以引決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做出改變;一部勵志電影可以引決觀眾追求自己的夢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引決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的軍事策略有關,因為在戰爭中,決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決可能是指通過某種手段來引導決策,以達到戰爭勝利的目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引”是動詞,表示引導、引發,而“決”是名詞,表示決策、決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的激情演講引決了我們的斗志。
2. 這個突發事件引決了他們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決”聯想為一個指引牛角的手勢,牛角指引著人們做出決定、采取行動的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軍事戰略書籍或者學習領導力和決策理論來深入了解引決成語的背景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鼓勵引決了我參加朗誦比賽。
2. 初中生:這本書讓我引決要成為一名作家。
3. 高中生:這次失敗引決我要更加努力備戰高考。
4. 大學生:這個實習經歷引決我選擇了這個行業。
5. 成年人:這個突發事件引決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