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駁
成語(Idiom):訟駁(sòng bó)
發音(Pronunciation):sòng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訴訟中辯駁對方的訴求或辯護自己的權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訟駁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訟指訴訟,駁指辯駁。訟駁的含義是在訴訟過程中,通過辯駁對方的訴求或辯護自己的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訟駁常用于描述在法律糾紛中,當事人通過辯論、辯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或反駁對方的訴求。也可以用于形容在辯論、討論中,通過辯駁來反駁對方的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訟駁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十五年》。故事中,齊國有兩位官員因為爭奪一塊土地而發生了爭執,最后通過辯論來解決糾紛。其中一位官員辯駁對方的訴求,最終成功維護了自己的權益。后來,人們就用“訟駁”來形容在訴訟中通過辯駁來辯護自己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名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法庭上,律師通過訟駁成功地捍衛了被告的權益。
2. 在辯論中,他用事實和邏輯進行訟駁,讓對方無言以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在法庭上,律師們通過辯論來辯駁對方的訴求,維護自己的權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法律制度和訴訟程序,以及如何在法庭上進行辯論和辯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班級辯論賽中通過訟駁成功地反駁了對方的觀點。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法庭上通過訟駁成功地為自己辯護。
3. 高中生(16-18歲):在模擬法庭比賽中,我們團隊通過訟駁獲得了最佳辯手獎。
4. 大學生(19-22歲):在法學課上,我們學習了如何進行訟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需要通過訟駁來反駁對方的錯誤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