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老
基本解釋
(1).《周禮》官名。地官之屬。掌六鄉教化,每二鄉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謂之“三公”,在鄉謂之“鄉老”。《周禮·地官·序官》:“鄉老,二鄉則公一人。” 鄭玄 注:“老,敬稱也。王置六鄉,則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內與王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六鄉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鄉焉。”一說,鄉老為致仕之尊官,或鄉黨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無職掌,其人亦不必備。參閱 清 李惇 《群經識小·鄉老鄉大夫》。
(2).指鄉里年高德劭的人。 唐 盧綸 《送菊潭王明府》詩:“唯應理農后,鄉老賀君閑。”《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設祭於享堂,哭泣甚哀,鄉老、從人無不下淚。” 清 馬建忠 《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課書》:“罪名定於鄉老,酷吏無所舞其文。”
成語(Idiom):鄉老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l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村中的老年人,也泛指在鄉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老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鄉指的是鄉村,老則表示老年人。鄉老的基本含義是指鄉村中的老年人,他們通常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受到鄉村中其他人的尊敬和敬仰。鄉老也可以泛指在鄉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他們在鄉村中起到領導和指導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在鄉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或者形容有豐富經驗和智慧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鄉老來稱呼鄉村中的長者,以示尊重和敬意。此外,鄉老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具有豐富經驗和權威地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鄉村中的老年人通常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他們在鄉村中被視為智者和領袖。因此,鄉老這個成語形容了他們在鄉村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老由兩個字組成,鄉和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位鄉老對鄉村事務了如指掌。
2. 他是我們鄉村中的一位鄉老,經驗豐富,深受大家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鄉老這個成語:
1. 將鄉村和老年人聯系起來,想象鄉村中的老年人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
2. 將鄉老與鄉村中的領袖和智者聯系起來,想象鄉老在鄉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鄉老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鄉村文化和鄉村發展的相關知識。了解鄉村的傳統文化、鄉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鄉老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爺爺是我們村里的一位鄉老,他經常給我們講述鄉村的故事。
2. 初中生(13-15歲):鄉老們的智慧和經驗對于鄉村的發展非常重要。
3. 高中生(16-18歲):鄉老們在鄉村中起到了領導和指導的作用,他們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可忽視。
4. 大學生及以上:鄉老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僅體現在鄉村中,也可以在其他領域或行業中找到類似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