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柵
基本解釋
設置于水中的柵欄。《南齊書·周山圖傳》:“ 山圖 斷取行旅船板,以造樓櫓,立水柵,旬日皆辦。”《陳書·韋載傳》:“ 高祖 聞 義育 軍不利,乃自將征之,剋其水柵。” 唐 張籍 《江南行》:“娼樓兩岸臨水柵,夜唱《竹枝》留北客。”
英文翻譯
1.【建】 boom
成語(Idiom):水柵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水流來阻擋或防御敵人的方法或手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柵是由“水”和“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水”在這里表示水流,而“柵”則是指用來阻擋或防御的柵欄。水柵的意思是利用水流來形成一道柵欄,以阻擋或防御敵人的進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水柵常常用于形容利用水勢或水流來進行阻擋或防御的情況。例如,軍事上可以利用水柵來阻擋敵人的進攻;在防洪抗災中,可以利用水柵來阻擋洪水的侵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柵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當時,人們發現利用水流來構筑柵欄可以有效地阻擋敵人的進攻。于是,水柵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防御手段,并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柵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利用河流形成了一道水柵,成功地阻擋了敵人的進攻。
2. 在抗洪搶險中,人們緊急搭建了水柵,防止洪水進入村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水流通過柵欄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道水柵前,水流勢如飛瀑,形成了一道堅固的柵欄,阻擋了敵人的進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水泄不通”、“水落石出”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河邊看到了一道水柵,水流沖得很高。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防洪工程非常先進,利用了水柵來保護市民的安全。
3. 高中生:在古代戰爭中,將水柵作為一種防御手段,可以有效地阻擋敵人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