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通
基本解釋
馬糞。《后漢書·獨行傳·戴就》:“主者窮竭酷慘,無復餘方,乃臥就覆船下,以馬通薰之。” 李賢 注:“《本草經》曰:‘馬通,馬矢也。’” 宋 梅堯臣 《五月七日見賣瓠者》詩:“老圃奪天時,馬通為煦嫗。” 清 邵長蘅 《城根婦》詩:“彼何者婦,椎髻蒙茸。朝拾馬通,暮拾馬通。衣單腹餓,拾不滿籠。”
成語(Idiom):馬通(mǎ tō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匹通達無阻,形容事物順利暢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通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馬”和“通”兩個字組成。其中,“馬”指的是馬匹,代表速度快、力量強;“通”指的是暢通無阻、順利。馬匹通達無阻,比喻事物順利暢通,沒有任何障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通常用于形容事物順利進行、暢通無阻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交通順暢、信息傳遞迅速、工作順利、人際關系和諧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楚國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在楚國朝廷中任職,為人誠實守信,且工作勤奮,所以被稱為“季札馬通”。后來,楚國發生了政變,季札被迫離開朝廷,但他依然能夠暢通無阻地行走于各個國家之間,因為他以德服人,與人相處融洽,所以人們稱他為“季札馬通”。這個故事成為了“馬通”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人際關系非常好,所以在工作上總是馬通。
2. 由于道路暢通無阻,我們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真是馬通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馬蹄鐵通”,因為馬蹄鐵通常被認為是給馬匹帶來好運的象征。所以可以通過聯想“馬蹄鐵通”來記憶“馬通”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順利、暢通相關的成語,如“順風順水”、“一帆風順”、“井井有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今天上學的路上,紅綠燈一直都是綠燈,真是馬通啊!
初中生:我參加了數學競賽,答題非常順利,一路馬通,最后拿到了第一名。
高中生:我在學校的演講比賽中發言非常流利,沒有卡殼,真是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