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膽有識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dǎn yǒu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有膽量和見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既有勇氣,敢于冒險,又有見識,能夠正確判斷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有勇氣且有眼光的人,也可用于批評那些膽小怕事、狹隘無知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有膽有識”出自《論語·衛靈公》。孔子贊揚衛靈公有膽略和才智,能夠明察秋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構成“有+膽+有+識”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創業的道路上有膽有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位領導有膽有識,敢于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有膽有識”與勇敢和聰明才智聯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氣和智慧相關的成語,如“膽大心細”、“見多識廣”等,進一步豐富詞匯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有膽有識,敢于嘗試新的烹飪方法。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出有膽有識的精神,最終獲得了冠軍。
3. 高中生:這位企業家有膽有識,敢于創新,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年輕的科學家,他有膽有識地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