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槽
成語(Idiom):飲水槽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shuǐ c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共同飲水的場所,比喻共同供養的資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飲水槽是指供多個動物共同飲水的容器或場所,它代表著共同使用的資源。在成語中,飲水槽的含義延伸為人們共同使用或共同供養的資源,比如共享的財富、知識、機會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飲水槽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共同分享或共同利用的資源,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社會公益、合作與分享等。此外,也可以用于談論資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及人們共同追求共識和目標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飲水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四》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一個富商在建造房屋時,特意在家門口修建了一口飲水槽,供過往的人和馬匹喝水。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比喻共同使用資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飲水槽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飲水”和“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把有限的資源變成一座座飲水槽,讓更多的人受益。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合作,我們要像共享飲水槽一樣共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飲水槽”聯想為一個供多個動物共同飲水的場所,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用“共同使用資源”作為關鍵詞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資源分配、合作與分享相關的成語,如“共享一杯羹”、“共襄盛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圖書館就像一個飲水槽,大家都可以來借書。
2. 初中生:社區公園的籃球場是我們的飲水槽,大家都可以來打球。
3. 高中生:學校圖書館是我們學習的飲水槽,大家都可以來查閱資料。
4. 大學生:實驗室是我們科研的飲水槽,大家都可以共享設備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