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神
基本解釋
(1).五行神之一。《禮記·王制》“天子將出,類乎上帝” 孔穎達 疏引 庾蔚之 曰:“五行各有德,故謂五德之帝。木神仁,金神義,火神禮,水神知,土神信。” 宋 丘光庭 《兼明書·五行神》:“木神曰 勾芒 ,火神曰 祝融 ,土神曰 后土 ,金神曰 蓐收 ,水神曰 玄冥 。土神獨稱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 清 唐甄 《潛書·抑尊》:“人君之尊,其猶土神乎!”
(2).土地神。《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毋發令而待,以妨 神農 之事也” 漢 鄭玄 注:“土神稱曰神農者,以其主於稼穡。” 漢 王充 《論衡·解除》:“世間繕治宅舍,鑿地掘土,功成作畢,解謝土神,名曰解土。”《宋書·明帝紀》:“宮內禁忌尤甚,移床治壁,必先祭土神。”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南宋高宗遺事》:“王易服南奔,自泥馬渡 江 后,到處有土神保護。”
(3).土怪。《廣雅·釋天》:“土神謂之羵羊。”參見“ 羵羊 ”、“ 土怪 ”。
成語(Idiom):土神(tǔ shén)
發音(Pronunciation):tǔ s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間土地上的神明,泛指土地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靈之一,被認為是土地的守護神。土地在農業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土神被人們視為農田的保護神,常常被供奉在田間地頭,以祈求豐收和平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神一詞可以用來形容對土地的尊重和敬畏,也可以用來比喻對農業生產的關注和重視。在寫作、演講或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土神來表達對農業、農民或土地的贊美和關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土神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耕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農民們對土地的依賴非常重大,他們相信土地有靈性,會保佑他們的農作物豐收。因此,他們會在田間地頭設立土神廟,供奉土地神明,以祈求豐收和平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土神屬于名詞短語,由“土”和“神”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民們在豐收之后,會舉行盛大的土神廟會,以感謝土神的保佑。
2. 這個地區的人們對土地非常尊重,他們每年都會舉辦土神祭祀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土神”。可以想象一個農民在田間地頭向土地神明祈求豐收和平安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的農耕文化、農業發展歷程以及土地保護和農民權益等相關知識,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土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農民爺爺告訴我,我們要愛護土地,因為土地是土神的家。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學習農業知識,為了保護土地神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 高中生:農田是土神的庇護所,我們應該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4. 大學生:土地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加強土地保護和農民權益的維護。
希望這份關于“土神”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