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
基本解釋
又稱“心理生理性疾病”。受心理因素影響的身體疾病。分為植物性神經系統障礙、代謝過程和內分泌障礙、過敏性疾患三大類。其發病原因主要有:情緒、性格、生活事件及特殊性問題等。
英文翻譯
1.psychosomatic disease; physiological disorder; psychosomatic diseases
成語(Idiom):心身疾病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shēn jí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理和身體同時出現疾病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和身體同時出現疾病的狀態。心理因素可以對身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而身體疾病也可以引發心理上的不適。心身疾病在醫學上也被稱為“軀體化障礙”或“身心疾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身疾病常常出現在長期壓力、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人群中。這些人可能會出現身體上的癥狀,如頭痛、胃痛、心悸等,但沒有明確的生理原因。心身疾病也可以在其他情況下出現,如慢性疼痛綜合征、疲勞綜合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身疾病是一個現代醫學概念,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身疾病由兩個詞組成,心身分別表示心理和身體,疾病表示疾病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壓力太大,導致心身疾病頻發。
2. 她的心身疾病讓她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心身疾病與心理和身體同時出現疾病的狀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心理和身體上都感到疼痛和不適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心身疾病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以及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昨天晚上做噩夢,導致我今天早上心身疾病。
2. 初中生(13-15歲):我最近考試壓力很大,感覺自己有點心身疾病。
3. 高中生(16-18歲):我朋友最近心情不好,可能會出現心身疾病的癥狀。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生活壓力很大,要注意防止心身疾病的發生。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和家庭壓力同時存在,容易導致心身疾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