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陽
基本解釋
舊歷以十天干紀月的別名。天屬陽,故名。亦稱“ 月雄 ”。《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厲,在己曰則,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終,在癸曰極:月陽。” 郭璞 注:“皆月之別名。”《史記·歷書》“月名畢聚” 唐 司馬貞 索隱:“謂月值畢及陬訾也。畢,月雄也。聚,月雌也。”《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 清 郝懿行 義疏:“月雄、月雌,即月陽、月陰也。畢陬乃以月陽配月陰,十二月皆然也。”
成語(Idiom):月陽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太陽升起或落下之時,月亮已經或還未出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陽是由“月”和“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形象地描述了太陽升起或落下時,月亮已經或還未出現的情景。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出現或消失時間錯落不齊,或者形容人的行動與他人不合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月陽常用于描述時間上的錯位或不協調。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行動時間與他人的計劃不一致,或者某事物的出現時間與預期不符。此外,月陽也可以用于指代一些自然現象,如太陽升起時月亮還未消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月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文苑英華》中,但具體的故事起源已經無法考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人對太陽和月亮的觀察有關,他們發現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太陽和月亮的出現時間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結構比較簡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約好早晨一起去爬山,但是他遲到了,跟他們的行動時間完全是月陽。
2. 這個活動原本計劃在下午進行,但是因為天氣原因,最后變成了月陽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太陽升起或落下的時候,月亮還未出現或已經消失,形成了一種錯位的情景。這樣的錯位可以用“月陽”來表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一日千里”、“日新月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早上我遲到了,和同學們的上學時間完全是月陽。
2. 初中生:我們約好了下午一起去圖書館,結果他們都忘記了,真是月陽。
3. 高中生: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明天交,可我才剛剛開始寫,時間真是月陽。
4. 大學生:我和朋友約好了晚上一起去看電影,結果他突然有事不能去了,真是月陽。
5. 成年人:我約了客戶晚上六點見面,結果他卻一直沒有出現,時間上完全是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