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器
成語(Idiom):國器(guó qì)
發音(Pronunciation):guó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的重要器物,也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才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國器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原意是指國家的重要器物,如樂器、祭器等。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才或事物。國器可以是國家的重要官員、政策措施、科技成果等,也可以是國家的重要文化遺產、名勝古跡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國器一詞常用于形容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事物或人才,可以用來贊美和稱頌國家的重要資源和人才,也可以用來批評和警示國家的重要資源和人才的缺失或流失。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杰出的科學家是國家的國器,也可以用來批評一些重要的文化遺產被破壞或喪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國器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齊國的故事。公元前548年,齊國的襄公去世,留下了一位年幼的兒子悼公繼承王位。悼公即位后,他的叔父田和、叔父田和的兒子田常等人企圖奪取王位。在這個危急時刻,齊國的大臣孟嘗君提議將國家的重要器物——樂器“韶”和“鐘”——以及國璽交給悼公,以顯示他的合法統治地位。孟嘗君說:“國之重器,非韶、非鐘,其可得而亡乎?”,意思是說國家的重要器物不僅僅是樂器,還包括國璽。這個故事表達了國家的重要器物對于國家的重要性和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國器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國”和“器”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科學家的杰出成就是國家的國器。
2. 這座古城是中國的文化國器。
3. 我們應該珍惜國家的國器,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國器”與國家的重要資源和人才聯系起來來記憶。可以想象國家的國器就像是國家的寶貝一樣,需要我們珍惜和保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名人故事,了解更多關于國家的重要資源和人才的故事和事例,進一步理解國器的含義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位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國器,教我們許多知識。
2. 初中生:這位校長是我們學校的國器,帶領我們學校取得了很多榮譽。
3. 高中生:這本書是中國文學的國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4. 大學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國家的國器,對推動科技發展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