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基本解釋
(1).三條法律。 漢高祖 劉邦 率兵進入 咸陽 時,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 明 王象春 《書項王廟壁》詩:“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關又縱 阿房 炬。” 清 蔣業(yè)晉 《徙兵行》:“重臣遙遙仗節(jié)鉞,撫循備至逾三章。”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guī)章。《南史·袁昂傳》:“莫嚴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成語(Idiom):三章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文件內(nèi)容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章意為文章或文件的內(nèi)容只有三章,沒有多余的廢話。形容寫作或陳述內(nèi)容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直截了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辭或文章的風格簡潔明了,不啰嗦,也可用于要求他人不要羅嗦或廢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章”的故事起源已無法考證,可能是民間口頭流傳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和“章”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總是三章,簡潔明了,讓人一聽就懂。
2. 這份報告寫得很好,只有三章,不拖泥帶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章”與“三個章節(jié)”相聯(lián)想,表示文章或文件內(nèi)容只有三個章節(jié),沒有廢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寫作相關的成語,如“一字千金”、“文思泉涌”等,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文只有三章,老師說寫得很好!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的作文要三章,不能寫廢話。
3. 高中生:寫論文的時候,要注意三章結(jié)構(gòu),不能羅嗦。
4. 大學生:我寫的報告只有三章,老師說很簡潔明了。
5. 成年人:開會時請大家注意時間,講話要三章,不要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