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
基本解釋
(1).古謂太陽運行四方所達到的極限之處。《周髀算經》卷下:“日運行處極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極東,東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極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極西,西方日中,東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極四和。” 趙爽 注:“四和者,謂之極。子午卯酉,得東西南北之中,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然則百物阜安,草木蕃庶,故曰四和。”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天道》引《三禮義宗》:“天有四和。 崑崙 之四方,其氣和暖,謂之和。天道左轉,一日一夜轉過一度;日月左行於天而轉,一日一夜帀於四和。”
(2).指四種香或有香味的物質。 宋 陳郁 《話諛》:“香有富貴四和,不若臺閣四和;臺閣四和,不若山林四和。蓋荔枝殼、甘蔗滓、乾柏菜、茅山黃連之類,各有自然之香也。”
(3).香爐名。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四和,爐名也,四方有竅生風,焚香則煙篆迴轉,俗以人之周旋不滯者比之。”
成語(Idiom):四和(sì hé)
發音(Pronunciation):sì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和意味著和諧共處,指人們相互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和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四代表四個,和代表和諧。四和意味著四個人或四個群體之間和諧相處,互相友好,沒有矛盾和沖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和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狀態,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和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孟子》一書。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儒家學派思想家,他提出了“四和”這個概念,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互相友好,共同進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和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四代表四個,和代表和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班上的同學四和相處,沒有爭吵和沖突。
2. 這個社區的居民四和相處,互相幫助,共同維護社區的安寧和諧。
3. 團隊成員之間四和相處,合作默契,共同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四和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四個人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象征著和諧相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和諧相處相關的成語,如“和衷共濟”、“和而不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四和相處,一起玩耍,沒有爭吵。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四和相處,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3. 高中生:我們班上的同學四和相處,共同努力,一起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我們宿舍的同學四和相處,互相理解,一起度過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