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阻
基本解釋
(1).高遠,如天之阻隔。《后漢書·蘇不韋傳》:“強讎豪援,據位九卿,城闕天阻,宮府幽絶。”
(2).猶天險。《晉書·劉元海載記》:“若舉天阻之固以資之,無乃不可乎!”《晉書·苻生載記》:“據天阻之固,策 三秦 之鋭。”《宋書·自序傳》:“且 潼關 天阻,所謂形勝之地。”
(3).高山。《文選·曹植<朔風詩>》:“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李善 注:“天阻,山也。”
成語(Idiom):天阻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然界的力量無法阻擋或克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阻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天”指自然界的力量,而“阻”表示阻擋、阻隔。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界的力量無法被人類所克服或阻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阻常用于形容人力所不能及的力量或情況,強調無法克服或阻擋的困難。可以用來形容天災人禍、自然力量、命運等無法改變的事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一位名叫胡蝶的人的對話。胡蝶夢見自己是一只蝴蝶,醒來后卻不確定自己是胡蝶還是莊子。莊子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類無法改變自然界的力量和規律,因此使用了“天阻”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阻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我們努力了很多,但面對自然災害,我們還是感到天阻。
2. 他的努力再大,也無法改變命運的天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阻”想象成一個高大的天塹,無法跨越或攀爬。可以通過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深入探討人與自然界的關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雨天阻了我們去公園玩的計劃。
2. 初中生:盡管我很努力,但我的體能還是無法克服天阻,無法成為職業運動員。
3. 高中生:面對家庭經濟困難,我感到了命運的天阻,但我會努力改變自己的未來。
4. 大學生:在科學探索中,我們要面對很多的未知,這些未知可以被稱為天阻。
5. 成年人:盡管我們努力了很多,但面對自然災害,我們還是感到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