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穡
基本解釋
(1).耕作。 唐 劉言史 《買花謠》:“ 杜陵 村人不田穡,入谷經谿復緣壁。”
(2).收獲的谷物?!杜f唐書·食貨志下》:“市肆騰踴,則減價而出;田穡豐羨,則增糴而收。”
成語(Idiom):田穡(tián sè)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不務正業,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大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穡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田指農田,穡指收獲。原指農夫在農田勞作時,只顧自己的收獲,不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大事,形容人不務正業,只顧個人私利,不顧大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穡一詞多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私利,不關心國家和社會大事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些官員、商人或個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叫田穡的人,他只顧自己的農田,不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大事。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不關心國家大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穡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真是個田穡之徒。
2. 這個官員只顧著收受賄賂,完全是個田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田穡。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農田里,埋頭忙著收獲,完全不關心周圍的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農業文化和農民的生活方式,了解農民對于農田的重視以及農田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顧著自己的玩具,完全是個田穡。
2. 初中生:他只顧著自己的學習成績,完全是個田穡之徒。
3. 高中生:他只顧著自己的考試分數,完全是個田穡。
4. 大學生:他只顧著自己的找工作,完全是個田穡。
5. 成年人:他只顧著自己的事業發展,完全是個田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