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紀廢弛(Gāng jì fèi chí)
發音(Pronunciation):gāng jì fèi c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紀律或組織規則松懈,紛紛廢除,導致秩序混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綱紀廢弛是由“綱”和“紀”組成的成語。綱指社會的法紀規矩,紀則是組織的章程規定。廢弛指廢除和松懈。綱紀廢弛形容社會秩序松散,法紀不嚴,組織規則不嚴格,導致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綱紀廢弛常用于描述社會秩序混亂,法紀不嚴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組織或團隊管理不善,紀律松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綱紀廢弛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十年》。春秋時期,魯國國君昭公為了讓子孫后代能夠謹守紀律,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和規章制度。然而,昭公過于寬松,不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導致國家的秩序逐漸混亂,社會紀律廢除,人民生活困苦。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社會秩序松散的成語綱紀廢弛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綱紀廢弛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的綱紀廢弛,法律不嚴,犯罪現象屢禁不止。
2. 公司管理松散,紀律廢弛,導致效率低下。
3. 這個學校的綱紀廢弛,學生紛紛違反規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綱紀廢弛”與社會秩序混亂、組織紀律松懈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了解春秋時期的社會背景,了解其他相關的成語,如“法紀森嚴”、“紀律嚴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綱紀廢弛,同學們經常違反課堂紀律。
2. 初中生:社會綱紀廢弛,犯罪現象屢禁不止,我們要做到遵守法律。
3. 高中生:學校紀律廢弛,同學們自由行動,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