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童
成語(Idiom):耆童
發音(Pronunciation):qí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而仍然有童心的人,形容年紀雖大但心境依然年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耆童是由“耆”和“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耆指年老,童指兒童。耆童指的是年紀雖然已經老了,但仍然保持著年輕的心態,擁有童心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年紀大了但仍然保持活力、充滿朝氣的人。可以用來形容老年人中那些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熱愛生活并且擁有年輕心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有記載,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晚年依然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充滿活力,不失童心。后來,人們將他形容為“耆童”,用以稱頌他的精神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一個形容詞“耆”和一個名詞“童”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雖然已經年過六旬,但他依然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真是一個耆童。
2. 這位老教授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他的思維依然靈活,真是一個耆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耆童這個詞語,想象一個年紀很大的人,但他的行為舉止和心態卻像個小孩子一樣,充滿了童真和活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關于耆童的成語還有“童心未泯”、“童心如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一位老師,雖然已經年紀很大,但他每天都很開心,像個耆童一樣。
初中生:我希望我能保持耆童的心態,即使長大了也要保持年輕的心。
高中生:成為一個耆童需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隨波逐流,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