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詩
基本解釋
(1).即四家詩。 魯 《詩》、 齊 《詩》、 韓 《詩》和 毛 《詩》的合稱。 漢 代傳《詩經》的有 魯 人 申培 、 齊 人 轅固 、 燕 人 韓嬰 ,稱“魯”、“齊”、“韓”三家詩,為今文詩學, 兩漢 時皆立于學官, 魏 晉 以后逐漸衰亡。三家詩除存《韓詩外傳》外,馀均亡佚。又有 魯 人 毛亨 ,亦傳《詩經》,稱 毛 《詩》,為古文詩學,先在民間傳授,盛行于 東漢 。 魏 晉 后通行的《詩經》就是 毛 《詩》。四家對詩義的說明、文字的解釋,均有所不同,參閱 清 陳喬樅 《四家詩異文考》。參見“ 毛詩 ”、“ 三家詩 ”。
(2).《詩經》的四體:《風》、《大雅》、《小雅》、《頌》。 唐 許堯佐 《五經閣賦》:“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國》、《風》、《雅》、《頌》之四詩,既精微之與廣博,莫不森羅而在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四詩既刪,體裁益衍。” 清 錢謙益 《<增城集>序》:“令採風之使進而被之管絃,言之無罪,聞之足戒,豈不足以列四詩之目而稱五諫之首也哉!”
(3).稱《南》(《周南》、《召南》)、《豳》、《雅》、《頌》為“四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經義》:“《周南》、《召南》、《南》也,非《風》也。《豳》謂之《豳詩》,亦謂之《雅》,亦謂之《頌》,而非《風》也。《南》、《豳》、《雅》、《頌》為四詩,而列國之《風》附焉,此《詩》之本序也。”
成語(Idiom):四詩
發音(Pronunciation):sì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個字的詩句,也可用來形容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詩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詩句只有四個字。四詩的特點是簡潔、精煉,能夠用最少的文字表達出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詩常常用于文學創作、詩歌欣賞、語言教學等場景中,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藝術作品或表達方式的簡潔和精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詩歌創作。在古代,人們常常用四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種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方式逐漸形成了四詩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四”表示數量,表示有四個字,“詩”表示詩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寫作風格簡練而有力,常常能用四詩表達出深刻的思想。
2. 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個字,卻能喚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和共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欣賞四個字的詩句,加深對四詩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以通過制定記憶卡片,將成語的發音、基本含義、詳細解釋等內容寫在卡片上,進行反復復習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四詩不僅可以提升對詩歌的欣賞能力,還可以培養自己用簡練的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經典詩歌、參加詩歌創作比賽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對詩歌的理解和創作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寫四詩,因為它可以用很少的字表達出很多的意思。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欣賞四詩,讓我們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3. 高中生:寫四詩是一種藝術,需要用精煉的詞語表達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4. 大學生:在寫作中,我常常使用四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讓文章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