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綦
南郭綦(nán guō qí)
發音:nán guō qí
基本含義:南郭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過于拘泥于小節,忽略了大局或重要的事物。
詳細解釋:南郭綦的字面意思是“南郭綦”,南郭指的是古代齊國的一個地方,綦是一個姓氏。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像南郭綦一樣,過于拘泥于小節,忽略了大局或重要的事物。
使用場景:南郭綦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過于注重細節,而忽略了整體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追求小利,忽視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南郭綦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南郭綦是齊國的一個官員,他非常注重細節,對待每一個小事都非常認真。有一次,齊國發生了一場戰爭,但南郭綦卻只關心一棵樹上的一只鳥。他認為這只鳥是一種很珍貴的鳥類,所以他不顧國家的大事,只顧追逐這只鳥。最后,齊國戰敗,南郭綦也因此失去了官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過于追求小利,忽視大局是非常危險的。
成語結構:南郭綦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南郭是名詞短語,綦是姓氏。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容易記憶。
例句:
1. 他太南郭綦了,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大動肝火。
2. 不要太南郭綦,要把握住大方向。
記憶技巧:要記憶南郭綦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南郭和綦這兩個字聯系起來。想象南郭綦這個人過于注重細節,忽視了大局,就像他的名字一樣。
延伸學習:如果你想深入學習成語,可以閱讀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例句,以擴大你的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太南郭綦了,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大動肝火。
2. 初中生:我們要學會從大局出發,不要太南郭綦。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過于追求細節,導致忽視了整體的情況,真是太南郭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