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鐵
成語(Idiom):檐鐵(yán tiě)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t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房檐上的鐵板。比喻人在困境中得到的幫助或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檐鐵”源于房屋的建筑結構,指房檐上的鐵板,用來保護房屋免受風雨侵蝕。在比喻中,檐鐵代表著在困境中給予幫助或保護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得到幫助或保護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檐鐵”起源于古代民居建筑,房屋檐下常常有鐵制的檐板,用于保護房屋免受風雨侵蝕。后來,人們將這種保護作用引申為在困境中得到的幫助或保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檐鐵”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就像一塊檐鐵一樣幫助了我。
2.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成了我的檐鐵,給予了我很多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檐鐵”與房檐上的鐵板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在困境中,房檐上的鐵板像檐鐵一樣保護著自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建筑相關的成語,如“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考試時碰到了難題,老師像檐鐵一樣幫助了我。
2. 初中生(13-15歲):在夏天的暴雨中,鄰居家的檐鐵保護著我們免受雨水的侵襲。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到自己需要一位檐鐵般的老師來指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