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危言聳聽(wēi yán sǒng tī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wēi yán sǒng t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夸大事實(shí),故意引起恐慌。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危言聳聽是指夸大事實(shí),故意引起恐慌。形容人故意說一些虛假、夸大的話,以引起他人的恐慌或緊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危言聳聽常用于描述某人故意夸大事實(shí),以引起公眾的恐慌情緒。可以在新聞報道、社交媒體、政治演講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危言聳聽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班超傳》:“班超嘗為安西將軍,有人上書言安西兵危,不可無備。天子問班超,超言:‘安西兵危,無可無備。’”故事講述了班超被人告知安西兵危急,但班超卻回答說不需要準(zhǔn)備。后來證明班超的回答是正確的,因此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由“危言”和“聳聽”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jīng)常危言聳聽,不要相信他的話。
2. 這個政客喜歡危言聳聽,以此來吸引選民的注意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山上大喊危險,引起了所有人的恐慌和緊張。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其他與夸大事實(shí)、引起恐慌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杞人憂天”、“危如累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說的危言聳聽,讓我很害怕。
2. 初中生:那個同學(xué)總是危言聳聽,制造恐慌氣氛。
3. 高中生:政客的危言聳聽只是為了吸引選民的注意力。
4. 大學(xué)生: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故意危言聳聽,以引起公眾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