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推託(tuī tuō)
發音(Pronunciation):tuī t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推卸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推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推”意為推開、推辭,第二個字“託”意為托付、委托。推託的基本含義是拖延、推卸責任。形容人推脫、推辭責任,不愿意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推託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逃避責任或者應該做的事情而找各種借口。推託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工作、學習、家庭等。在工作中,當一個人推託責任時,會給他人帶來麻煩,也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效率。在學習中,如果一個學生常常推託功課,不肯主動學習,就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推託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叫做孔融的小孩,他非常聰明,但卻總是推託不愿意做家務。有一天,孔融的父親找他做家務,他推託說自己的手受傷了。父親看到孔融的手并沒有受傷,就生氣地說:“你的手明明沒有受傷,為什么還要推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推託責任,要勇于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推託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推”,賓語是“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推託不愿意做家務。
2. 老板讓他負責這個項目,可他卻一直推託。
3. 她推託說自己不會做,其實只是不想去做而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推託這個成語:
1. 將成語分解:將成語的兩個字分開,推和託,分別記憶它們的意義。
2. 創造聯想:可以聯想到一個人推開一個托盤,表示拒絕承擔責任。
3. 制作記憶卡片:在一張卡片上寫上成語“推託”,在另一張卡片上寫上成語的含義,然后將兩張卡片放在一起,反復復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推託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掌握了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和新聞,來進一步了解推託的使用場景和更多的例句。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寫作業,所以推託說筆沒油了。
2. 初中生:他總是推託不想參加班級活動。
3. 高中生:她推託說自己太忙,沒時間參加社團活動。
4. 大學生:他推託說自己不懂這門課,不愿意做相關的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