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
成語(Idiom):榆木
發音(Pronunciation):yú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心地剛硬,不通人情世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榆木”是指榆樹木質堅硬,比喻人心地剛硬,不通人情世故,缺乏靈活性和變通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事物的態度固執、不聽勸告、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和立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榆木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故事中,主父偃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貴族,他曾經砍下一棵榆樹,發現榆木的質地非常堅硬,于是就以榆木喻指主父偃的剛愎自用、不通人情世故的性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榆木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榆木,從不聽別人的建議。
2. 她的性格像榆木一樣,不愿意妥協和改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榆木的堅硬特性,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梢韵胂笠粋€堅硬的榆木,代表一個固執、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木”的成語,如“松柏之志”、“竹報平安”等,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榆木,從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她的性格像榆木一樣,總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他的思維方式像榆木一樣僵硬,不愿意接受新的觀念。
4. 大學生:有些人對于批評意見一概不聽,真是榆木腦袋。
5. 成年人:他一直保持著榆木的性格,不愿意妥協和改變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