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生
基本解釋
鼯鼠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驀六駮,追飛生。” 劉逵 注:“飛生,鼯也。”《爾雅·釋鳥》“鼯鼠、夷由” 晉 郭璞 注:“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亦謂之飛生。”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 司馬君實 侍先君知 鳳翔府 ,竹園中得一物如蝙蝠,巨如大鴟,莫有識者。有自 南山 來者云:‘此鼯鼠也,一名飛生。’”
成語(Idiom):飛生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出生時即可飛翔的鳥類,比喻才能出眾,天賦異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生一詞源自《莊子·外物》:“鹿食草而無知,百獸以為害;蛇行而無足,百獸以為懼;鳥飛而無翼,百獸以為困。”意指鹿食草卻不懂得什么是害,百獸都以為它是害獸;蛇行卻沒有腳,百獸都以為它是危險的;鳥飛卻沒有翅膀,百獸都以為它是困擾。所以,飛生這個成語形容出生時就具備了與眾不同的才能和天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潛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著作,其中的“鹿食草而無知,百獸以為害;蛇行而無足,百獸以為懼;鳥飛而無翼,百獸以為困。”這段話,形象地描繪了鹿、蛇和鳥的特點,同時運用反諷的手法,表達了出生時即擁有才能和天賦的人的與眾不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飛”和“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展現出了飛生的才華,成為了一名杰出的音樂家。
2. 小明雖然年紀小,但他的畫畫技巧已經達到了飛生的水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飛生”和“才能出眾,天賦異稟”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同時,可以將“飛生”與鹿、蛇、鳥的特點進行關聯,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早生貴子”、“生龍活虎”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他的數學成績特別好,簡直就是飛生的數學天才。
2. 初中生:我很羨慕那些飛生的音樂家,他們從小就能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3. 高中生:他雖然年紀還小,但已經展現出了飛生的寫作才華,他的文章非常出色。
4. 大學生:他是一個飛生的領導者,從大一開始就展現出了卓越的組織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