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壁
基本解釋
頓兵扎營。《史記·項羽本紀》:“ 漢王 得 淮陰侯 兵,欲渡 河 南。 鄭忠 説 漢王 ,乃止壁 河內 。”《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 文忠 至 杭州 , 元明 等奉 士誠 所授諸印,并執 蔣英 、 劉震 出降,伏謁道左,以女樂導迎, 文忠 麾去之,止壁 麗譙 ,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
成語(Idiom):止壁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止壁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無法再進一步發展或進步,達到了極限或瓶頸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止壁由兩個字組成,止和壁。止意為停止、阻止,壁意為墻壁。結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事物達到了無法再往前發展的狀態,就像撞到了一堵墻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止壁常用于描述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的發展達到了瓶頸,無法再繼續向前發展。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事業的發展、學習的進步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止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想要用力推動一堵墻,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將墻推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事物的發展是有限的,我們不應該過分追求無法實現的目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止壁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習能力已經止壁了,無論怎么努力也無法再提高了。
2. 這個公司的發展已經止壁,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止壁想象成一個人用力推墻,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將墻推倒。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止壁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事半功倍”、“一蹶不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數學成績已經止壁了,無論怎么練習也無法再提高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覺得我的英語水平已經止壁了,需要更多的機會去實踐。
3. 高中生(16-18歲):我考試成績止壁了,無論怎么努力也無法再提高了。
4. 大學生(19-22歲):我的研究項目遇到了止壁,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覺得我的事業發展已經止壁了,需要尋找新的機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