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過
基本解釋
◎ 對過 duìguò
[across the way;opposite] 處于街道、空地、河流等的一邊的相對位置
那對過眾軍漢見了,心內癢起來,都待要吃。——《水滸傳》
英文翻譯
1.opposite; across the way
詳細解釋
指對面相隔一段距離的地方。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是那對過客船上有人彈的琵琶哩。”《儒林外史》第五十回:“三個差人也搬來住在廳對過空房里。”《紅樓夢》第七四回:“ 鳳姐 直待伏侍 探春 睡下,方帶著人往對過 暖春塢 來。” 柳青 《銅墻鐵壁》第五章:“夜色蒼茫中,斜對過的 老劉 飯鋪門口,站著一個背著槍拉著馬的戰(zhàn)士。”
成語(Idiom):對過(duì guò)
發(fā)音(Pronunciation):duì g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互對立或相互對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過是由動詞“對”和動詞“過”組成的成語。它表示兩個事物或觀點相互對立或相互對比。通常用來描述兩個相反的事物、觀點或行為之間的對比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過常用于比較和對比的語境中。它可以用來描述兩個相對的事物、觀點或行為之間的對比,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或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德充符》中,原文是:“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義。故物同而不相與也,道同而相對也。”這句話中的“相對”就是對過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過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相互對立或相互對比的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觀點對過,你需要仔細權衡一下。
2. 他們倆的性格對過,一個內向,一個外向。
3. 這兩種方案對過,你要選擇哪一個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對過”理解為兩個人站在一起對立的情景,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對過相關的成語,如“對立”、“對比”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和小明的畫風對過,他畫的是太陽,我畫的是月亮。
2. 小學生:我的爸爸和媽媽對過,爸爸喜歡吃辣的,媽媽喜歡吃甜的。
3. 中學生:這兩個觀點對過,一個認為手機對學習有幫助,一個認為手機對學習有干擾。
4. 高中生:這兩個作者的寫作風格對過,一個喜歡用詩意的語言,一個喜歡用簡潔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