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貌
基本解釋
(1).謂描述氣勢、形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夸飾》:“氣貌山海,體勢宮殿,嵯峨揭業,熠燿焜煌之狀,光采煒煒而欲然,聲貌岌岌其將動矣。”
(2).氣度,風貌。 唐 李華 《元魯山墓碣銘》:“神體和,氣貌融,視色至教,不言而信。” 南唐 李建勛 《贈送致仕郎中》詩:“衣冠皆古製,氣貌異常人。”《新五代史·雜傳三·趙匡凝》:“ 匡凝 為人氣貌甚偉,性方嚴。” 明 王廷相 《慎言·君子》:“氣貌可以觀德,役使可以觀政。”
成語(Idiom):氣宇軒昂(qì yǔ xuān áng)
發音(Pronunciation):qì yǔ xuān 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儀態和風度高貴,氣度不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宇軒昂形容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出眾,舉止大方得體。這個成語強調的是一個人的氣質和外表給人的深刻印象,通常用來形容人的高貴、典雅和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宇軒昂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人的儀態得體,或形容人在莊重、高貴的場合中的表現。可以用來形容領導、名人、貴族等有身份地位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自信、從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記載了楚將項羽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將領,他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舉止威嚴,儀表堂堂。據說他在戰場上的氣勢威武,令人敬畏,所以人們形容他為“氣宇軒昂”。后來,這個成語就廣泛應用于形容人的儀表風度高貴的場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成語,第一個字為“氣”,第二個字為“宇”,第三個字為“軒”,第四個字為“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氣宇軒昂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位演員氣宇軒昂,像一個真正的王者。
3. 她穿著一身華麗的禮服,氣宇軒昂地走上舞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氣宇軒昂”與像“氣質優雅,儀態高貴”的形象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與“氣貌”相關的成語,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的外貌和氣質的成語,如“風度翩翩”、“舉止大方”等。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些與儀表風度相關的禮儀知識,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氣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氣宇軒昂讓我覺得他是個很厲害的人。
2. 初中生:她氣宇軒昂地走進教室,吸引了所有同學的目光。
3. 高中生:他的氣宇軒昂讓我覺得他是個很有領導才能的人。
4. 大學生:她氣宇軒昂地站在講臺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