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子鋪
基本解釋
遼 行軍時所設置的軍馬駐屯之所。《遼史·國語解》:“弓子鋪: 遼 軍馬頓舍,不設營塹,折木稍為弓,以為團集之所。又諸國使來,道旁簽置木稍弓,以充欄楯。”《宋史·宋琪傳》:“ 契丹 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梢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壍柵之備。”
成語(Idiom):弓子鋪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zǐ p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彎腰駝背,行動緩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弓子鋪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其中“弓子”指的是彎曲的弓,而“鋪”則是指攤位或店鋪。成語中的“弓子鋪”形象地比喻人彎腰駝背,行動緩慢,意味著身體或精神上的不自由或不靈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老年人行動不便或體力衰退,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弓子鋪”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所著的《李時中諧謔集》中,但具體的故事起源尚不清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已經變成了一個弓子鋪,動作十分緩慢。
2. 這個年輕人雖然年紀輕,但是卻像個弓子鋪,毫無活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弓子鋪”形象化,想象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擺弓子的攤位上緩慢地行動,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身體狀態相關的成語,如“目瞪口呆”、“腰纏萬貫”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年紀大了,變成了一個弓子鋪,走路很慢。
2. 初中生:奶奶已經退休了,現在每天像個弓子鋪一樣,一動不動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3. 高中生:老師講課的時候,有些同學就像弓子鋪一樣,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完全沒有參與討論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