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
基本解釋
◎ 天平 tiānpíng
[weighing scales;balance] 一種衡器。由支點(軸)在梁的中心支著天平梁而形成兩個臂,每個臂上掛著一個盤,其中一個盤里放著已知重量的物體,另一個盤里放待稱重的物體,固定在梁上的指針在不擺動且指向正中刻度時的偏轉就指示出待稱重物體的重量
英文翻譯
1.balance; auncel; scales
詳細解釋
(1).衡器。杠桿兩頭懸以盤,一盤置所稱物,一盤置砝碼,以稱物體。現代天平靈敏度甚高,多用于實驗室等。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折:“拿來上天平彈著,少少少,你這銀子則十四兩。”《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這銀子在這里,拿天平來請少爺當面兌。”
(2).泛指衡量的標準、尺度。 艾青 《<艾青詩選>自序》:“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成語(Idiom):天平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種稱重器具,也用來比喻公正、公平、平衡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平是一種古老的稱重器具,由兩個懸掛在支架上的平衡桿構成。當兩端的物體重量相等時,天平保持平衡。因此,天平成為公正、公平和平衡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公正與平衡,特別是在法律、政治和商業等領域。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法官在審判中公正無私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市場競爭中公平的規則和條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四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天平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的宋國宰相子罕曾為國家建立了一座大宮殿,但他不知道該給工匠多少報酬。于是,他將一把天平放在宮殿前,讓工匠們自行稱量自己的勞動成果。最終,每個工匠都得到了公平的報酬,天平成為公正和平衡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平是一個名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法官在審判中要像天平一樣公正無私。
2. 市場競爭應該建立在公平的天平上。
3. 政府應該維護社會的平衡,使天平傾斜的一方得到公正對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平的形狀和功能與公正、公平和平衡的概念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平相關的成語,例如“天衣無縫”、“天人合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像天平一樣公平對待每個學生。
2. 初中生:在學校的競選中,我們要求候選人公正評選,確保選舉過程像天平一樣平衡。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應該遵守考場紀律,保持公正,讓天平傾斜的一方得到公正對待。
4. 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要堅持公平競爭的原則,讓天平傾斜的一方得到公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