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
成語(Idiom):備注 (bèi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在文件或記錄上加上附加說明或注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備注是指在文件、記錄或文件中添加額外說明或注釋的行為。這些附加說明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解釋或補充細節,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件的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備注常常出現在各種文書、報告、合同、文件和筆記中。在商務場合中,人們經常在文件、報告和合同中添加備注,以便更好地傳達信息、澄清疑問或提供額外的細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備注這個詞語起源于古代文書記錄的習慣。在古代,人們在重要文件或記錄上添加附加說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件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了現代使用備注的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備注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備注”(bèi zh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請在報告中添加備注,以便我們更好地理解數據。
2. 我在合同上做了一些備注,以澄清其中的一些條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背書”這個詞來幫助記憶“備注”。當你在書本或筆記上添加附加說明或注釋時,你就像是在背書一樣,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內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備注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文件管理、記錄保留和信息傳遞的知識。了解如何有效地添加備注和注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組織和傳達信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在我的作業本上寫了一個備注,提醒我下次注意拼寫。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作文中加了一句備注,解釋了我用的生詞的意思。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課本上的某個段落中添加了一些備注,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概念。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我在研究報告中添加了詳細的備注,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