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墮
成語(Idiom):澆墮(jiāo duò)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道德敗壞,品行低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澆墮是由“澆”和“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澆”指的是破壞、摧毀,“墮”指的是墮落、淪陷。合在一起,澆墮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品行被破壞,淪為低下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的情況。可以用于描寫某人的行為不端,道德底線低下,甚至違法亂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澆墮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子貢問孟子:“君子之于仁也,亦如是乎?”孟子回答說:“澆之。”意思是說一個人的仁德,就像水一樣要保持不斷地澆灌,如果不澆灌,就會枯萎、墮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澆墮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澆”是動詞,表示破壞、摧毀,“墮”是名詞,表示墮落、淪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是個有前途的青年,可是一次意外事故后,他完全澆墮了。
2. 這個政府官員貪污受賄,完全澆墮了自己的前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澆墮”與“破壞道德”這個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花園里的花朵,如果不澆灌水分,就會枯萎、破壞。同樣,如果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不被保護和培養,就會墮落、破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澆墮”這個主題的理解,比如“品行低下”、“道德淪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一直是班級的模范生,但是最近他的學習態度變得澆墮了。
2. 初中生:這個電視節目中的主持人曾經很受歡迎,但是因為涉嫌違法亂紀,他的形象完全澆墮了。
3. 高中生:社會上有些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道德觀念澆墮了。
4. 大學生:一些學生為了應付考試,不惜作弊,這種行為完全澆墮了他們的人格。
5. 成年人:一個人的品德是他的根本,如果品德澆墮了,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澆墮”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