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卻
基本解釋
亦作“ 小卻 ”。1.稍稍后退。《后漢書·馮異傳》:“ 異 與 禹 合兵救之, 赤眉 小卻。”《梁書·康絢傳》:“遣其子 悅 挑戰(zhàn),斬 魏 咸陽王 府司馬 徐方興 , 魏 軍小卻。”《舊唐書·太宗紀上》:“諸軍戰(zhàn)小卻,為賊所乘。” 宋 陸游 《題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詩:“十年宿衛(wèi)功第一,小卻臥護長 淮 邊。”
(2).稍后,過些時候。 晉 王羲之 《與人書》:“實望投老得盡田里骨肉之歡……不知小卻得遂本心不?”《宋書·武帝紀下》:“ 謝晦 數(shù)從征伐,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小卻,可以 會稽 、 江洲 處之。”
(3).稍稍推辭。 宋 郭應(yīng)祥 《虞美人·送張監(jiān)稅》詞:“二年 瀏水 司征榷,小卻平戎略。”
見“ 小卻 ”。
成語(Idiom):小卻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ǎo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雖然小,卻具有特別的價值或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小卻”由“小”和“卻”兩個字組成。其中,“小”表示事物的大小,指小而微小;“卻”表示轉(zhuǎn)折,指反而、卻反。整個成語表示事物雖然小,但卻具有特別的價值或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或人,但卻具有重要意義或價值。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于微小事物的重視和珍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名叫陳平的政治家。陳平是漢朝時期的重要官員,他在為人處事中非常注重細節(jié),對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價值。有一次,陳平在走路時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他立即讓手下人撿起來并保存起來。后來,這顆小小的螺絲釘成為修繕宮殿的關(guān)鍵零件,陳平因此受到了贊賞和表揚。從此,人們就用“小卻”來形容看似微小卻具有重要意義的事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小的卻字,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2. 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員工,卻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小卻”聯(lián)想為一個小小的寶藏,雖然它很小,但卻蘊含著寶貴的財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guān)故事和文章來進一步理解和應(yīng)用這個成語。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大卻”、“微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小狗雖然很小,但卻是我最好的朋友。
2. 初中生:這本書厚度雖然小,卻蘊含了豐富的知識。
3. 高中生:他的成績雖然不突出,但卻是通過不懈努力取得的。
4. 大學生:這個項目雖然規(guī)模小,卻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市場潛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yīng)用成語“小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