寖壞
成語(Idiom):寖壞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h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行或行為逐漸變壞,變得越來越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寖,本義為逐漸增加、加劇。壞,指不好、不良。寖壞意為逐漸變壞、惡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逐漸墮落,行為逐漸惡劣,或者某種事物逐漸變得糟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寖壞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是西漢初年的一位儒家學者,他在教育子弟時,曾經告誡他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環境和習慣的影響,人們的品行和行為會逐漸變壞。這段話后來被人們引申為“人之初,性本善,而寖乃為惡”,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變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寖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寖”為動詞,表示逐漸增加,加劇;“壞”為形容詞,表示不好、不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是個很有前途的年輕人,可惜最近幾年一直寖壞,變得越來越不可理喻。
2. 這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從最初的井井有條,逐漸寖壞,現在已經陷入了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寖壞”與“逐漸變壞”這個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品行或行為像是一條線,從好到壞逐漸變化,形成一個斜線的圖像,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品行逐漸變壞相關的成語,如“敗壞風氣”、“日薄西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朋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成績一直寖壞,現在已經變得很差了。
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一個同學,剛上初中的時候品行還可以,但是慢慢地寖壞起來,現在經常遲到早退。
3. 高中生:有些同學的學習態度從初中開始就寖壞了,到了高中更是嚴重,導致他們成績一直不好。
4. 大學生:大學期間,有些同學的生活習慣逐漸寖壞,導致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