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司
基本解釋
(1).指司命、司祿、司危、司中四星官。《禮記·月令》“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 唐 孔穎達 疏:“ 熊 氏引《石氏星經》云:‘司命二星在虛北,司祿二星在司命北,司危二星在司祿北,司中二星在司危北。’ 史遷 云:‘四司,鬼官之長。’”
(2).見“ 四司六局 ”。
(3).道教謂天帝的禁宮。《云笈七籤》卷八:“九皇上真者,玉虛之元君也;四司者,天帝之禁宮也。”
(4). 明 代內府職官名。指惜薪、寶鈔、鐘鼓、混堂。參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
成語(Idiom):四司(sì sī)
發音(Pronunciation):sì s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四個官職,即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和戶部尚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司是指古代官員的四個重要職位,分別是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這四個部門分別負責刑法、官員管理、禮儀和財政等方面的工作。四司代表了古代官員的權力和責任,也代表了國家管理的全面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責任,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部門或組織的全面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刑部、吏部、禮部和戶部是國家的四個重要部門,尚書則是各部門的最高官員。因此,四司成了代表官員權力和責任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司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負責人事、財務和禮儀等多個方面的工作,真是個四司之才。
2. 這個部門的職責包括生產、銷售、財務等多個方面,是一個真正的四司部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四個部門的名稱刻在腦海中,并與四個尚書的職責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的官職制度,以及各個部門的具體職責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當一個四司尚書,可以管理學校的課程、學生、禮儀等方面。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擔任了四司的角色,負責管理班級的紀律、學習、活動等方面。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四司級別的官員,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4. 大學生:他在學生會擔任了四司的職位,負責管理各個部門的工作,并協調學生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