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皇帝
基本解釋
即兒皇帝。指在異族統治者控制下的傀儡皇帝。《金史·劉豫傳》:“今立 豫 為子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大朝之子。”
成語(Idiom):子皇帝(zǐ huáng dì)
發音(Pronunciation):zǐ huáng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由他人操縱的傀儡皇帝,無實際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皇帝是指被他人操縱的傀儡皇帝,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權力。這個成語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事件,明朝末年,明熹宗朱由檢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推翻,李自成立了大順政權,但為了給政權增加合法性,他封朱由檢為嘉靖皇帝的兒子朱常洛為“嘉靖子皇帝”,實際上朱常洛只是個傀儡,沒有真正的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在名義上擁有權力,但實際上被他人操縱,沒有真正的決策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機構或組織的領導者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被他人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朝末年的嘉靖子皇帝是子皇帝這個成語的來源。朱常洛被李自成封為子皇帝,實際上只是個傀儡,沒有真正的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只是個子皇帝,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決策權。
2. 雖然他是公司的CEO,但實際上只是個子皇帝,所有的決策都是由其他人來做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子皇帝”與明朝末年的歷史事件聯系起來,想象朱常洛作為子皇帝沒有真正權力的情景,以此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中國歷史上關于傀儡皇帝的故事,如元朝的順治帝和清朝的宣統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班級的班長,但實際上只是個子皇帝,老師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2. 初中生:這個學生會長只是個子皇帝,所有的活動安排都是由老師決定的。
3. 高中生:他是學生會主席,但實際上只是個子皇帝,所有的政策都是學校領導來決定的。
4. 大學生:這個社團的負責人只是個子皇帝,所有的決策都是由老師來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