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 三不女 (sān bù nǚ)
發音(Pronunciation): sān bù n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 指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縫紉的女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三不女”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縫紉的女子。這個成語中的“三不”指的是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縫紉這三項常見的家務活。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女性不勤勞、不賢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通常用于形容女性不勤勞、不賢淑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愿意承擔家庭責任的女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在古代社會,女性的主要職責是在家中負責家務勞動和照顧家庭成員。因此,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縫紉的女性被視為不賢淑的表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成語“三不女”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三”、“不”、“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真是個三不女,連一頓飯都做不好。
2. 這個女生真是個三不女,連一根針都不會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將“三不女”拆解成三個部分,分別是“三”、“不”、“女”。想象一個女性站在一旁,手里拿著一把不會縫紉的針,旁邊有一桌子不會做的菜。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三不女”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家務勞動相關的成語,如“賢妻良母”、“勤勞致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媽媽說我要學會做飯,不要成為三不女。
2. 初中生(13-15歲):她從小就不會做家務,真是個三不女。
3. 高中生(16-18歲):現在的女孩子都應該學會做家務,不要成為三不女。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現代社會重視女性獨立,不再強調傳統的三不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