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非典后遺癥(fēi diǎn hòu yí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diǎn hòu yí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種疾病或問題在解決后,留下的各種不良影響或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非典后遺癥是由“非典”和“后遺癥”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其中,“非典”指的是2003年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而“后遺癥”指的是疾病治愈后,留下的各種不良影響或后果。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某種疾病或問題在解決后,所帶來的長期影響和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非典后遺癥常用于描述某種問題或疾病治愈后,留下的不良影響或后果??梢杂糜诟鞣N相關的語境,如健康領域、經濟領域、社會問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非典后遺癥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當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爆發,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困擾。雖然疫情最終得到了控制和解決,但是很多人在疾病治愈后仍然面臨著各種不良影響和后果,如身體虛弱、心理創傷、社會歧視等。因此,人們用“非典后遺癥”形容這種治愈后的不良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非典后遺癥”由“非典”和“后遺癥”兩個詞語組成,形象地描述了某種疾病或問題在解決后,留下的各種不良影響或后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經濟危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非典后遺癥,我們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修復。
2. 戰爭結束后,許多士兵面臨著非典后遺癥,需要心理康復和社會適應的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非典”與2003年的SARS疫情聯系起來,想象治愈后的不良影響就像是疾病的后遺癥一樣,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在疫情過后的社會影響和應對措施。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病入膏肓”、“余波未平”等,來擴充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治好了感冒,但還有非典后遺癥,嗓子還是很疼。
2. 初中生:疫情結束后,很多人面臨著非典后遺癥,需要重新適應社交生活。
3. 高中生:戰爭結束后,士兵們面臨著非典后遺癥,需要心理康復和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