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簠簋不飾(fú guǐ bù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fú guǐ bù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祭祀時,祭器不需要裝飾,而應該以樸素的方式呈現。比喻言行樸實,不做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簠簋是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食物的器皿,不需要裝飾,只要樸素實用即可。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樸素自然,不做作,不虛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質或者行為舉止非常樸實、真實,不虛偽。比如在表揚一個人的真誠、樸素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簠簋是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器皿,用來盛放祭品。祭祀是古代社會的一種重要活動,人們認為祭祀需要表達對神靈的敬意,而不是追求華麗的外表。因此,簠簋不飾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背景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簠簋不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簠簋”作主語,不飾”作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樸實無華,簠簋不飾。
2. 她的言行舉止總是那么樸素,真是簠簋不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簠簋是古代祭祀的器皿,沒有華麗的裝飾。所以,簠簋不飾就是形容一個人沒有虛偽的外表,言行舉止樸素自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祭祀的儀式和器皿,進一步了解古代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樸素的人,簠簋不飾。
2. 初中生:他的品質非常真實,簠簋不飾。
3. 高中生:她的言行舉止總是那么樸素自然,真是簠簋不飾。
4. 大學生:在這個浮華的社會中,她能保持簠簋不飾的品質,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