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基本解釋
◎ 白楊 báiyáng
(1) [aspen]∶楊屬的任一種,其特征是具有柔軟而扁平的長葉柄,葉片能在微風中飄動或飛舞
(2) [white poplar]∶銀白楊的俗稱
英文翻譯
1.{植} white poplar; aspen
詳細解釋
(1).樹名。又名毛白楊,俗名大葉楊。 晉 陶潛 《挽歌詩》:“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白楊早落,塞草前衰。” 唐 皮日休 《追和幽獨君詩次韻》:“愁緒空崔嵬,白楊老無花。”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六章:“溝口外有一塊小小的高地,上面有三五株挺拔的白楊。”
(2). 漢 宮觀名。 漢 揚雄 《羽獵賦》:“然后先置乎 白楊 之南, 昆明 靈沼之東。”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 白楊 ,觀名也。”
成語(Idiom):白楊 (bái yáng)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與白楊樹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點鮮明、突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楊是一種常見的樹木,它的樹皮呈白色,葉子呈柳葉形狀,枝條挺拔。白楊樹在風中搖曳,樹葉翻飛,給人一種鮮明、突出的視覺印象。因此,成語“白楊”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特點鮮明、突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楊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氣質或事物的特征,表示其與眾不同、引人注目。可以用于贊美某人的美貌、才華或特殊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事物的獨特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楊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文學家。相傳,唐代著名文學家白居易在他的詩作《賦得古原草送別》中寫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其中的“白居易”和“白楊”諧音,因此人們用“白楊”來形容白居易的才華出眾、與眾不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其中形容詞為“白”,名詞為“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得像白楊一樣高挑,引人注目。
2. 這幅畫的色彩鮮明,猶如白楊一般突出。
3. 他的演講技巧非常出眾,堪稱白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白楊樹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高大挺拔的白楊樹,在微風中搖曳,樹葉翻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白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白楊相關的知識,如白楊的生長環境、特點等。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樹木相關的成語,如“松柏”、“柳絮飛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穿著一件白色的連衣裙,像白楊一樣美麗。
2. 初中生:他在校園里是一個白楊,個子高挑,容易被人注意到。
3. 高中生:她的歌聲獨特而突出,簡直就是白楊中的一枝。
希望這個關于“白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