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喜形于色
發音(Pronunciation):xǐ xíng yú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喜悅而面露喜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喜形于色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喜形”和“于色”兩個詞組成。喜形指的是喜悅的表情,于色指的是在臉上顯露出來。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因為喜悅而露出喜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喜形于色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由內心的喜悅而表現出來的愉悅情緒。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因為某個原因而非常開心,表情愉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有名的歷史小說,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英雄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劉備的妻子孫尚香在聽到丈夫的好消息后,非常開心,她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后來,人們就用“喜形于色”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喜悅而面露喜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喜形(形容詞短語)于色(介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得到了獎學金的消息,喜形于色。
2. 看到兒子考上大學,父母喜形于色。
3. 她聽到好消息后,喜形于色地笑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喜形于色”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喜形表示喜悅的表情,于色表示在臉上顯露出來。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因為喜悅而臉上露出喜色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成語,如“怒發沖冠”、“笑逐顏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老師看到我的成績單時喜形于色。
2. 初中生:我和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大家都喜形于色。
3. 高中生:我成功地通過了高考,父母聽到消息后喜形于色,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