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主
基本解釋
(1).馬軍之主。《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年》:“諸將議破堰拔軍以舫載馬而去。馬主 裴子烈 曰:‘若決堰下船,船必傾倒,不如前遣馬出。’” 胡三省 注:“馬主,馬軍主也。”
(2).泛指古 突厥 、 回紇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序論》:“ 贍部洲 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則暑溼宜象,西寶主乃臨海盈寶,北馬主寒勁宜馬,東人主和暢多人……馬主之俗,天資獷暴,情忍殺戮,毳帳穹廬,鳥居逐牧。”參閱 杜甫 《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之四“ 堅昆 碧碗最來多” 清 錢謙益 箋注、 伯希和 《四天子說》。
成語(Idiom):馬主(mǎ zhǔ)
發音(Pronunciation):mǎ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車的主人,比喻掌握著權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馬主”源自于古代馬車的設計。馬車由馬匹和車輛構成,馬匹是馬車的動力來源,而車輛則由馬車主人掌控。因此,“馬主”成語比喻掌握著權力的人,可以駕馭和操縱局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掌握權力的人,特別是在政治、經濟或組織機構中具有決策權和領導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主”起源于古代的馬車文化。在古代,馬車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駕馭馬車需要掌握馬匹,也需要掌握車輛。因此,成語“馬主”就形成了比喻掌握權力的人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馬”和“主”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這個公司的馬主,決策權都掌握在他手中。
2. 這位政治家是國家的馬主,他能夠駕馭整個國家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車”的形象與“掌握權力”的含義聯系起來,來記憶成語“馬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權力、領導能力相關的成語,比如“馬首是瞻”、“馬到成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馬主,她決定我們的課程安排。
2. 初中生:校長是學校的馬主,他負責決策學校的發展方向。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是社會的馬主,他們決策國家的政策。
4. 大學生:企業家是企業的馬主,他們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