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蒙啓滯
基本解釋
啟發蒙昧,開通阻塞。《宋書·武帝紀下》:“古之建國,教學為先,弘風訓世,莫當於此,發蒙啟滯,咸必由之。”
成語(Idiom):發蒙啓滯
發音(Pronunciation):fā méng qǐ z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啟發智慧,開導迷惑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蒙,指人的智力還未開啟;啓滯,指開啟智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通過啟發和教育,使人的智慧得到開啟,迷惑得以解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教育、啟發、開導他人的行為,特別是對于智力遲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滕文公下》:“以舜為師,發蒙啟蔽。”在這個故事中,舜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說中的圣人,他通過教育和啟發,使人們的智慧得到開啟,迷惑得以解除,從而使社會得以進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發蒙”和“啓滯”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的良師,通過他的發蒙啓滯,我才懂得了很多道理。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發蒙啓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發蒙”理解為“智力還未開啟”,將“啓滯”理解為“開啟智慧”,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智慧啟發的方法,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發蒙啓滯,幫助我們理解知識。
2. 初中生:這本書對我的發蒙啓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通過大學的學習,得到更多的發蒙啓滯。
4. 大學生:作為學長學姐,我們應該為學弟學妹提供發蒙啓滯的幫助。
5. 成年人:通過讀書和學習,我們可以不斷進行發蒙啓滯,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