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時
基本解釋
◎ 失時 shīshí
(1) [miss the season]∶錯過時機
收割失時
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漢· 賈誼《論積貯疏》
(2) [without a fixed time]∶沒有定時
哀樂失時,殃咎必至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miss the season; let slip the opportunity
詳細解釋
(1).錯過時機。《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史記·孟嘗君列傳》:“君急使使載幣陰迎 孟嘗君 ,不可失時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有利則合,豈宜失時!”
(2).謂不逢時。《文選·宋玉<九辯>》:“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惟其紛糅而將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 李周翰 注:“又恨失其明時,不與賢君相當。”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韓非》詩:“君子失時,白首抱關。” 宋 葉適 《師立齋銘》:“人之晞圣,資蓋匪夷;亦或僅有,而患失時。”
(3).指違誤農時。《史記·龜策列傳》:“若為枯旱,風而揚埃,蝗蟲暴生,百姓失時。”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世交爭而波流,民失時而狼顧。” 唐 杜荀鶴 《送人宰德清》詩:“亂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時。”
(4).謂不當其時。《左傳·莊公二十年》:“哀樂失時,殃咎必至。”
(5).指不及時。《南史·文學傳·卞彬》:“兼攝性懈墮,嬾事皮膚,澡刷不謹,澣沐失時。”
成語(Idiom):失時 (shī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錯過或浪費了適宜的時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沒有抓住適宜的時機,導致錯失良機或浪費了機會。這個成語強調了時間的寶貴和重要性,提醒人們要善于把握時機,不要錯過任何可以獲得成功的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時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例如形容一個人錯過了升職的機會,或者形容一個團隊沒有在適當的時機推出市場,導致失去了競爭優勢。它也可以用于個人生活中,比如形容一個人錯過了與心儀對象交往的機會,或者錯過了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失時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詩人李白。據說,李白曾經在一個月圓之夜醉酒后,看到了一個美麗的仙女,但因為醉酒而沒有抓住時機與她交流。后來,他非常后悔自己失去了與仙女交往的機會,因此寫下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懊悔之情。這首詩被后人稱為《失時詩》,成為了失時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時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失”表示失去、錯過,第二個字“時”表示時間、時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不懂得抓住機會而失時失地,錯失了一次升職的機會。
2. 這個公司錯過了推出新產品的最佳時機,導致市場份額下降。
3. 她本來可以在大學期間學習一門外語,但因為沒有抓住機會,現在后悔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失去時機”相關的經歷或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某個重要場合沒有抓住時機,導致失去了某個重要機會的情景,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時機和機會的成語,例如抓緊時機、適得其反等,可以幫助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玩游戲玩得太晚了,今天早上錯過了上學的時間,真是失時失地。
2. 初中生:他因為沒有抓住考試前的復習時間,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真是失時失地。
3. 高中生:他本來可以趁假期學習一門新技能,但因為玩游戲而錯過了這個機會,真是失時失地。
4. 大學生:我本來可以趁大學期間參加實習,但因為沒有抓住機會而錯過了鍛煉自己的機會,真是失時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