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白
基本解釋
空說而無用。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細尋思,吾也乾白。”
成語(Idiom):干白(gān bái)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水分、沒有潤滑的狀態,形容干燥、枯燥、無味或無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白一詞源于古代飲食文化,干指沒有水分,白指沒有潤滑。形容事物干燥、枯燥、無味或無趣,缺乏活力和趣味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學習、生活或娛樂等方面的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白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舉案齊眉》故事中。故事中,一個富家子弟因為長期過于奢侈,導致家產幾乎耗盡,只剩下一點米和一塊豬肉。為了省錢,他決定用最少的米飯和豬肉來烹制一道菜,結果做出來的菜干癟無味,沒有人愿意吃。從此,人們便用“干白”來形容無味乏味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寫得太干白了,讀起來沒有任何趣味性。
2. 這個演講真是干白無味,聽得我都快睡著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干白”與干燥無味的事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幅干燥無味的畫面,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干白相近的成語,如“干巴巴”、“枯燥無味”等,以豐富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覺得這個游戲很干白,沒有什么好玩的。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太干白了,完全聽不進去。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非常干白,讀起來毫無吸引力。
大學生:這門課的教材內容太干白了,需要更多的實踐和案例分析來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