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上水
成語(Idiom):浮上水
發音(Pronunciation):fú shàng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浮在水面上,比喻事物暴露出來,不再隱藏或隱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子罕篇》中的一句話:“君子浮于上水,小人沉于下水。”意思是說,君子像浮在水面上的東西一樣,會被人們看到,而小人則像沉在水下的東西一樣,被人們忽略。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表示事物暴露出來,不再隱藏或隱蔽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真相被揭露或暴露出來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被揭示出來,或者一個秘密被公之于眾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戰國時期。當時,人們相信君子的品德高尚,而小人的品德卑劣。因此,君子被比喻為浮在水面上,而小人則被比喻為沉在水底。這個成語通過對比君子和小人的形象,強調了品德和行為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浮上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浮”是動詞,表示浮在水面上,“上”是介詞,表示在水面上,“水”是名詞,表示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真實身份終于浮上水了。
2. 這個公司的黑幕被曝光后,許多不法行為都浮上水了。
3. 他一直隱藏著自己的真實意圖,直到最后終于浮上了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浮上水”這個成語與事物浮在水面上的形象聯想在一起,來記憶其意思。可以想象一個物體浮在水面上,暴露在陽光下,不再隱藏或隱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暴露、揭露相關的成語,如“大白于天下”、“光天化日”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偷偷吃了一塊巧克力,結果被媽媽發現了,真相浮上水了。
2. 初中生:班級里有個同學一直說謊,終于有人揭穿了他,他的謊言浮上水了。
3. 高中生:學校的校長涉嫌貪污,經過調查,他的不法行為終于浮上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