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捺
按捺 (àn nà)
發音:àn nà
基本含義: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不發泄或不表現出來
詳細解釋:按捺是指在某種情況下,通過自我控制來克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不隨意發泄或表現出來。這種控制可以是出于道德、禮貌、理智或策略等方面的考慮。
使用場景:按捺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憤怒、悲傷等情緒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智的狀態。也可以用于描述在某種情況下需要忍耐、克制自己的欲望、沖動或情感的行為。
故事起源:按捺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莊子的人在遭受重大打擊后,能夠按捺住自己的情緒,不表現出來。這個故事成為按捺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按捺是一個動詞短語,由“按”和“捺”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按捺住內心的憤怒,冷靜地處理了問題。
2. 在面對困難時,你要學會按捺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
記憶技巧:可以將按捺的發音“àn nà”與“按那”聯想起來。想象自己在某種情境下按住自己,不隨意發泄或表現出來,從而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情緒控制和自我約束相關的成語,如“克制”、“忍耐”、“克己奉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按捺住了想要回教室的沖動,繼續聽老師講課。
初中生:在比賽中,隊員們都能夠按捺住緊張的情緒,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高中生:盡管遭受了很多挫折,她仍然能夠按捺住自己的情緒,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