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
基本解釋
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莖塊根狀,有香氣,可入藥,也可作香料。原產 印度 ,我國 臺灣 、 兩廣 、 云南 等地均有栽培。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山柰》:“山柰生 廣 中,人家栽之。根葉皆如生薑,作樟木香氣。土人食其根如食薑?!?/p>
英文翻譯
1.{中藥} resurrection lily rhizome; Rhizoma Kaempferiae
成語(Idiom):山柰(shān nài)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n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于自己的才能或者物品的估計過高,不符合實際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柰是由“山”和“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山指高大、峻峭的山峰,柰指蘋果。成語中的“山柰”形容人們對自己或者物品的估計過高,以為自己或者物品像高山一樣崇高,像蘋果一樣美味,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存在夸大和不切實際的成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柰一詞多用于描述自我評價或他人評價的夸張和不切實際,常用于批評和諷刺的語境中。可以用來形容自負自大、自命不凡的人或夸大物品的優點和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柰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一棵山柰樹長在山上,自詡為最高大、最美味的水果樹。一天,一個農夫走過山柰樹旁邊,聽到山柰樹自夸,便抬起頭來看。他發現山柰樹雖然高大,但沒有果實。農夫嗤之以鼻,告訴山柰樹,雖然你高大,但沒有果實,你的自夸是空洞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山柰”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山”字作為形容詞修飾后面的“柰”字,表示夸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自以為是一顆山柰,實際上卻一無是處。
2. 這個產品的宣傳簡直是山柰之言,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山柰”的方法可以是聯想??梢韵胂笠粋€高大的山峰上長滿了蘋果樹,樹上的蘋果看起來非常美味,但實際上,這些蘋果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樣美味。通過聯想山柰的形象,可以更容易地記住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山柰”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自命不凡”、“自負自大”等。這些成語都與夸大和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自以為是山柰,但實際上他的成績并不好。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總是自夸自己,簡直是一顆山柰。
3. 高中生:他的自信過于夸張,簡直是一顆山柰。
4. 大學生:這個產品的宣傳完全是山柰之言,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