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慄
成語(Idiom):駭慄(hài lì)
發音(Pronunciation):hài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震驚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駭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駭指驚訝或害怕,慄指寒冷或戰栗。將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人們因為非常害怕或震驚而感到身體發冷或戰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駭慄一詞可以用來形容遇到令人恐懼或不尋常的事情時的感受。比如,當聽到一件令人吃驚的消息時,我們可以說自己感到駭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駭慄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這部古代史書中。據說,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曾經親自率領軍隊與敵國作戰,他的勇猛和智慧給敵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當敵人聽說齊桓公要親自出戰時,他們感到非常害怕,甚至身體發冷。因此,后來人們就用駭慄這個成語來形容非常害怕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駭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那個恐怖的故事后,小明感到駭慄,不敢獨自出門。
2. 當他看到那個巨大的蜘蛛時,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駭慄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駭慄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其與害怕的感覺聯系起來。想象自己遇到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場景,身體不由自主地發冷和戰栗,這就是駭慄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害怕和震驚相關的成語,例如“驚慌失措”、“驚恐萬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那只大蜘蛛時,我感到駭慄,不敢靠近。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說要進行一次突然考試,我感到駭慄,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
3. 高中生:當我看到那個血腥的電影場景時,我感到駭慄,不敢繼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