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病
成語(Idiom):積病(jī bìng)
發音(Pronunciation):jī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疾病長期積累、不治而成為難以治愈的頑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積病是由疾病長期積累而成的,一般指某種疾病在人體內長期積聚,不斷惡化,最終成為難以治愈的頑疾。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指一些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斷惡化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積病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長期以來一直有某種不良習慣或者長期忽視某種問題,導致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無法挽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系統或者組織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最終導致系統或者組織的崩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醫學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積病的故事。相傳,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張仲景的醫生,他治療了一個長期積病的患者。張仲景通過對患者的詳細詢問和仔細觀察,最終發現了患者長期積病的原因,并給予了正確的治療方法,使患者康復。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積病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積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積”是動詞,表示長期積聚;“病”是名詞,表示疾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期抽煙,現在已經積病成了肺癌。
2. 這個公司長期忽視了內部管理問題,現在已經積病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積病”與長期忽視或長期積累聯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積重難返”、“積習難改”等,以擴展對積病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告訴我,不要長時間玩手機,否則眼睛會積病。
2. 初中生:如果我們在學習上不及時補充知識,知識積病會越來越嚴重。
3. 高中生:政府長期忽視環境保護問題,導致環境積病,現在已經無法挽回。
4. 大學生:長期不鍛煉身體,容易積病,對健康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