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蒿目時艱
發音(Pronunciation):hāo mù shí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時局困難、形勢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蒿目,指草木茂盛的樣子;時艱,指時局困難。蒿目時艱意為時局困難、形勢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困難或危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蒿目時艱這個成語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率領秦朝的起義軍與劉邦領導的漢軍作戰。項羽的軍隊陷入了困境,形勢十分艱難。項羽心中焦慮,對身邊的人說:“蒿目時艱,何以至此?”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時局困難、形勢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狀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正處于蒿目時艱的階段,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
2.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面臨著蒿目時艱的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蒿目時艱”拆解成三個部分記憶。蒿目表示草木茂盛的樣子,時艱表示時局困難。通過想象草木茂盛的景象與困難的時局相結合,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時局困難時期,如戰國時期、動蕩的政治時期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困難、艱險相關的成語,如“危如累卵”、“風雨如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數學題太難了,我覺得做起來像是蒿目時艱。
2. 初中生:學習壓力大,每天面對的功課堆積像是蒿目時艱。
3. 高中生:高考前的備考階段,每天都要面對蒿目時艱的復習任務。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面對的競爭和壓力讓我感覺像是蒿目時艱。